“汉教英雄会”中外选手角逐复活赛:
要通过文化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

    [来源] 环球网     [发表时间] 2018-06-25 08:56:57 
 

6月20日,来自24个国家、59名中外选手齐聚第二届“汉教英雄会”夏令营,展示自己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理解,比拼汉语教学技能。

今天,在前30名选手成功晋级后,排名31-40名的中外选手们来到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为自己争夺宝贵的“复活”机会。

10位选手各显神通,用歌曲、舞蹈、武术、演讲及弹奏中国乐器等多种表演形式诠释自己心中的最美汉语和最美中国。

用才艺与真情打动观众


来自喀麦隆的何浩徳表示佩服中国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个神秘而又魅力四射的东方古国正以昂扬的步伐走在快速腾飞的发展之路上,她的人民正以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鞭策着自己的中国梦。”来自喀麦隆的何浩德在第二届“汉教英雄会”夏令营复活比赛上用这样的句子形容了眼中的中国。他以深情的朗诵及歌唱技惊四座为自己赢得了一张复活券。


来自新疆的汉族姑娘李睿跳民族舞

突出重围、获得中研选手第一名的新疆姑娘李睿多才多艺,短短几分钟内展示了婀娜的民族舞、豪放的蒙古歌。当被要求向外国选手介绍一个最美的中国城市时,她直接喊出了“我为新疆代言”的口号,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曾经在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从事过汉语教学的李睿认为包容、兼收并蓄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她觉得“中国正是因为兼收多元的文化,将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团结为一家 ,才变得更加多彩”。

被汉语博大精深折服



来自兰州大学的陆正瑞进行才艺表演

来自兰州大学的陆正瑞是现实版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她说:“20年前,我还在懵懂地听着爷爷讲粮票的故事;10年前,首次了解到对外汉语这个专业,当时非常向往;现在成为了汉教硕士,非常庆幸。”

她来自农村,亲身感受到中国的巨变。她认为,汉语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能在汉字所蕴含的深义中产生共鸣。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努勒别依对中国电影情有独钟

“喜欢中国人的微笑、喜欢中国大妈的广场舞!”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努勒别依喜欢研究中国电影,她因为喜欢看张艺谋的电影而结识汉语,经常会在看电影时暂停下来查询不懂的字词。她认为莫言的作品非常值得拜读,尤其是《红高粱》。


乌克兰选手燕菲菲展示才艺

用优雅的舞蹈表演“梁祝”的乌克兰美女燕菲菲说:“学习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从而想探索更多。”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陈海顺太极惊艳全场

印尼小伙陈海顺的一段陈式太极拳表演堪称“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将现场气氛带入高潮。“怎么让世界认识中国?应该通过中国的语言及文化让中国走向世界!”他说,中国有高楼大厦、有移动支付,这些都是印尼所不具备的,但仅仅在五年前,他对中国人的认识仍是“梳着大辫子的人”,落差十分巨大。

比赛中,很多选手提及了“新四大发明”,也发出了想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心声。

学汉语也要了解中国文化

本次复活赛由跨文化学者、博联社创始人马晓霖,环球时报副总编辑谢戎彬,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教授王继红担任评委。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让评委们频频点头。

看过选手们精彩纷呈的展示,王继红向汉语学习者建议,在学习汉语时结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可事半功倍,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以及真正的中国社会。


评委现场讨论

马晓霖表示:“外国人对中国的经济了解较多,但对中国文化了解仍然不够充分。过去文化的传播工具太少,方式也落后,很多外国人见到中国人还是以Bruce Li或者Jet Li来称呼。中国文化传播要多元传播,可以用影视、展览、音乐、舞蹈、美食等多种途径去综合展示。”

比赛结束后,选手们参观了此次比赛现场的所在地——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是一座建立在汉代王陵遗址上的博物馆,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汉文化,特别是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中外选手一起参观了一号墓的地宫遗址、车马遗迹及文物,并积极与讲解员互动、提问,对文物背后深厚的历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选手们还现场试穿了汉服,并体验在竹简上写毛笔字。

竞技的时间虽短,但汉教之路漫长。相信,不论选手们是否获得了复活券,他们都会用青春与热情去传播汉语与中国文化!

(环球网)

原文链接地址